在人的生命历程中,大约有1/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。睡眠养生,是根据阴阳变化的规律,采用合理的睡眠方法和措施,保证充足而适当的睡眠时间,以尽快恢复机体疲劳,保持充沛的精力,从而达到防病健体、延年益寿的目的。《灵枢》说:“阳气尽则卧,阴气尽寤,”故睡眠也是阴阳消长交替中的必然阶段,是人体为了适应环境,保持阴阳自我调节平衡的表现,所以维持正常睡眠是维护人体健康的保证。睡眠的意义在于调节人体与环境的昼夜变化,使其协调,以保证人体生理活动的相对稳定,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。只有睡眠充足、合理休息,才能朝气蓬勃地工作、学习。良好的睡眠不仅能促进健康、预防疾病的发生,而且有利于疾病的康复;相反,不良的睡眠不仅影响健康,加快身体衰老,而且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因素,不利疾病的康复。
不可饱食,亦不可饥饿睡眠。《养生延命录》中说:“饱食即卧生百病。”意指进食过饱后立即睡卧易生多种疾病,因此睡前应少吃,以不饥为度。饱食即卧,则脾胃不运,食滞胸脘,化湿成痰,大伤阳气。但饥肠辘辘状态下则难以入眠。俗话说“早饭宜饱,午饭宜好,晚饭宜少”,是符合中医养生思想的。在日常生活中,要养成规律睡眠卫生习惯,按时进餐,按时作息。 来源:安徽老年报